【過渡房屋】九龍樂善堂改建小學成過渡性房屋 51個基層家庭已入住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3/28 16:42

最後更新: 2021/03/30 11:59

分享:

分享:

2019年停辦的樂善堂小學改建成過渡性社會房屋,讓51個基層家庭入住。(政府新聞網提供)

2019年停辦的樂善堂小學,獲辦學團體九龍樂善堂推行樂屋項目,改建成過渡性社會房屋,讓51個基層家庭入住,改善居住環境。總幹事劉愛詩今(28日)表示,校舍的建築標準與近年落成的新校相去甚遠,負責團隊需因應每個房間的情況改裝,所幸校舍最大的優點是光線充足,課室和活動室多數設有大窗戶,空氣流通,適合改裝成寓所。

1949年創立的樂善堂小學,校內擁有多項歷史文物,包括建於同治13年的龍津石製匾額、表列當年贊助擴建校舍善長姓名的石碑臚等,九龍樂善堂特意在改建期間地保留,以資紀念,並盡量維持原有結構。至於採光不足的位置則改裝為洗衣房、圖書室、遊戲室和家庭輔導室等共享空間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九龍樂善堂秉持人皆有適切居住空間的理念,樂屋住客人均居住面積最少70呎;學校26間課室和活動室改建成51個面積260呎至420呎的單位,供2至3人和4至5人家庭居住。

為增設獨立浴室和廚房,負責團隊在學校有蓋操場添置水泵、水缸、水管等,每個單位亦安裝了通風口,為免開放式廚房的油煙和浴室水氣彌漫。團隊保留了寬敞的籃球場,為入住的小孩提供玩樂空間。

住戶石女士表示,街坊鄰里很好,打開門,鄰居的小孩會進來玩。以往住在旺角,靠近後巷不說,樓下又有酒吧,衞生環境差,加上地方狹小,兒子不喜歡留在家,還亂發脾氣。去年12月初遷到這兒後,情況大為改善,地方舒適,空氣清新,最重要是球場就在樓下,指兒子最喜歡打籃球,現在不再發脾氣了。

另一住戶黃女士也對現時的居住環境非常滿意,育有一子一女的她之前住在沙田下禾輋鐵皮屋,每天回家都要走上一段崎嶇山路,晚上想一家三口同桌共食也是奢望。

她指出以前房子小,桌子打開後再無位置供3人同坐,一家人只能輪流坐在桌前吃飯,指新單位放置一張大桌後仍有空位,孩子可以自由活動,現在很開心。

入住樂屋的家庭需符合兩個條件,一是居住環境惡劣或急需社區支援,二是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,綜援家庭或收入低於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55%的家庭優先。

樂屋的租期不少於兩年。由於反應踴躍,九龍樂善堂已推出另一個位於宋皇臺道及土瓜灣道的樂屋項目,提供110個單位,並計劃推出其他項目,不斷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。

TOPick舉辦「我們這一家親子餅印大賽」, 立即參加送禮品贏迪士尼酒店Staycation大獎,即按此參加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陳麗娜